在機械加工領域,高低軌排刀機憑借高效、精準的加工優勢,廣泛應用于軸類、盤類等零件的批量生產。然而,排屑不暢是其運行過程中常見的問題,不僅會影響加工效率,還可能劃傷工件表面、損壞刀具,甚至引發設備故障。從技術角度分析,這一問題的產生主要與排屑系統設計、加工工藝參數、刀具與工件特性及日常維護四個維度密切相關。
排屑系統設計缺陷是導致排屑不暢的核心因素之一。部分高低軌排刀機的排屑槽坡度設計不合理,若坡度小于15°,切屑易在槽內堆積,尤其在加工產生細小卷屑或粉末狀切屑時,重力作用不足以推動切屑順暢排出;此外,排屑器選型與切屑類型不匹配也會引發問題,例如采用刮板式排屑器處理長卷屑時,易出現切屑纏繞刮板的情況,而磁性排屑器對非磁性材料切屑則無法發揮作用。同時,排屑系統與機床導軌的銜接間隙過大,會導致部分切屑落入導軌縫隙,既影響排屑效率,又可能加劇導軌磨損。
加工工藝參數設置不當是排屑不暢的重要誘因。切削速度、進給量與背吃刀量的搭配不合理,會直接改變切屑的形態與產生量。例如,在加工塑性材料時,若進給量過小、切削速度過高,易產生細長的帶狀切屑,這類切屑易纏繞在刀具或工件上,無法順利進入排屑槽;而背吃刀量過大時,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切屑量劇增,若排屑系統的輸送能力無法匹配,就會造成切屑在加工區域堆積。此外,切削液的噴射角度與流量不足,也會降低其對切屑的沖刷與冷卻效果,導致切屑黏附在刀具或工件表面,進一步阻礙排屑。
刀具與工件的特性也會對排屑效果產生顯著影響。刀具的幾何參數,如前角、后角、刃傾角等,直接決定了切屑的形成與流向。若前角過小,切削力增大,易產生擠裂切屑,這類切屑形態不規則,難以順利排出;刃傾角不合理則會導致切屑流向偏離排屑槽,增加排屑難度。從工件材料來看,加工不銹鋼、高溫合金等黏性較強的材料時,切屑易黏附在刀具刃口,形成 “積屑瘤”,不僅影響加工精度,還會導致切屑排出受阻;而加工脆性材料(如鑄鐵)時,產生的碎斷切屑若顆粒過小,易堵塞排屑槽的過濾裝置,降低排屑系統的運行效率。
日常維護不到位是加劇排屑不暢的常見因素。若未定期清理排屑槽內的殘留切屑,尤其是細小切屑與切削液混合物,易在槽內形成淤積,影響切屑的正常輸送;排屑器的傳動部件(如鏈條、刮板)若長期缺乏潤滑,會導致運行阻力增大,甚至出現卡滯現象,降低排屑速度;此外,未及時檢查并更換磨損的刀具與排屑系統部件,也會導致排屑效率逐漸下降,最終引發排屑不暢問題。
綜上所述,高低軌排刀機排屑不暢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需從系統設計、工藝優化、刀具選擇與日常維護等多方面入手,采取針對性措施,才能有效改善排屑效果,保障設備的穩定高效運行。